随着暑期的日益临近,有些家长已经或者正在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、补习班。7月7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合同纠纷、财产安全、价格欺诈、虚假宣传、缺乏资质、焦虑营销等六大校外培训乱象,并提醒广大消费者,面对“琳琅满目”的培训机构及不菲的培训费,应理性看待、慎重选择。
教育部等4部门2018年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情况通报显示,截至2018年底,全国校外培训机构已超过40万所。《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显示,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。
分析发现,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。
一是合同纠纷。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。如,2020年6月,四川阆中的消费者吴先生要求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“未学满一个月,按70%退款”的条款约定,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,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。后经阆中市消委会调解,经营者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。
二是财产安全。一些培训机构采取“买三赠三”等方式,忽悠家长一次性交纳较高费用;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,对贷款利率、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,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“套路贷”陷阱。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,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,又拿不回钱的处境,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。
三是价格欺诈。2021年6月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,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,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。
四是虚假宣传。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、夸大宣传师资力量、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、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。如,河南开封的消费者刘先生花19800元为孩子报辅导班,培训机构负责人亲口保证能让孩子提高百十分,过中招建档线没问题,而且还会超出几十分。可中招考试后,刘先生的孩子离建档线还差几十分,与当初承诺相差太远。
五是缺乏资质。按照规定,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,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。但实践中,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。
六是焦虑营销。当前,从公交车站、楼宇电梯等实体场所,到微信、短视频等网络平台,都充斥着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“洗脑式”宣传,可谓是铺天盖地。“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”“你不来补课,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”等广告语,引发广大家长焦虑。
中消协认为,校外培训服务虽为商业行为,但也不能背离教学育人的初衷,更不能沦为黑心商家借机敛财的工具。中消协敦促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要求,摒弃不良营销手法,诚实守信、合理收费,切实保障消费者安全权、知情权、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;要不断提高培训服务品质,用心育人、规范发展,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中消协提醒广大家长,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,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,结合孩子学习成绩、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,从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、培养孩子创新精神、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,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加健康、更有意义、更具价值、更为充实的暑期。
首先,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。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,家长还应重视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情况,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,调整好孩子的心态。其次,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。暑假期间,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在学习、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分配,尤其要关注孩子用眼健康,教导孩子做到劳逸结合、适度用眼。再次,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。确需为孩子报班的,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,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“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”(http://xwpx.moe.edu.cn/)进行查询。同时,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最后,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。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,可通过“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”进行投诉举报,或是直接向教育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,发生消费争议的,还可以请求消协组织进行调解,提供相关凭证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教育部等4部门2018年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情况通报显示,截至2018年底,全国校外培训机构已超过40万所。《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显示,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。
分析发现,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。
一是合同纠纷。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。如,2020年6月,四川阆中的消费者吴先生要求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“未学满一个月,按70%退款”的条款约定,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,但培训机构只同意退款5000元。后经阆中市消委会调解,经营者退还了消费者剩余款项。
二是财产安全。一些培训机构采取“买三赠三”等方式,忽悠家长一次性交纳较高费用;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,对贷款利率、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,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“套路贷”陷阱。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,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,又拿不回钱的处境,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。
三是价格欺诈。2021年6月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,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,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。
四是虚假宣传。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、夸大宣传师资力量、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、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。如,河南开封的消费者刘先生花19800元为孩子报辅导班,培训机构负责人亲口保证能让孩子提高百十分,过中招建档线没问题,而且还会超出几十分。可中招考试后,刘先生的孩子离建档线还差几十分,与当初承诺相差太远。
五是缺乏资质。按照规定,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,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。但实践中,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。
六是焦虑营销。当前,从公交车站、楼宇电梯等实体场所,到微信、短视频等网络平台,都充斥着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“洗脑式”宣传,可谓是铺天盖地。“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”“你不来补课,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”等广告语,引发广大家长焦虑。
中消协认为,校外培训服务虽为商业行为,但也不能背离教学育人的初衷,更不能沦为黑心商家借机敛财的工具。中消协敦促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要求,摒弃不良营销手法,诚实守信、合理收费,切实保障消费者安全权、知情权、自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;要不断提高培训服务品质,用心育人、规范发展,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中消协提醒广大家长,不能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,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当地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,结合孩子学习成绩、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,从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、培养孩子创新精神、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,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加健康、更有意义、更具价值、更为充实的暑期。
首先,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。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,家长还应重视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情况,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,调整好孩子的心态。其次,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。暑假期间,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在学习、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分配,尤其要关注孩子用眼健康,教导孩子做到劳逸结合、适度用眼。再次,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。确需为孩子报班的,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,可通过教育部开发并管理的“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”(http://xwpx.moe.edu.cn/)进行查询。同时,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。最后,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。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,可通过“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”进行投诉举报,或是直接向教育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,发生消费争议的,还可以请求消协组织进行调解,提供相关凭证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陈静
执行编辑:黄星蓉
你天天说这是骗局,那也是骗局,那为什么我每天都能拿到返利呢?俗话说,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。这个钱是来自于其他人交的钱,以及你自己的本金。郭树清多年前就提示非法集资风险: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,超过8%就很危险,10%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!
往期精彩回顾
转载请注明:骗局揭秘网 » 理性报班!中消协曝校外培训六大陷阱
远离资金盘和小平台,炒币就用欧易交易所! 现在注册抽60000元盲盒,国内首选!
欧易OKX官网注册:立即前往
欧易OKX安卓下载:立即前往
欧易OKX ios下载:立即前往
切记:数字货币风险大,新手投资需谨慎,莫玩合约和杠杆,不建议玩非主流币种!